龙年说龙 | 甘于恩:寻觅南粤方言,我所走过“龙”的足迹
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,“语言资源快讯”左边显示的并非原作者,而是公众号管理者,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,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!
龙
年
the year of the dragon
寻觅南粤方言
Dragon
我所走过“龙”的足迹
龙在汉文化的语境中是吉祥威猛的象征,所以中国各地以“龙”命名的地方举不胜举,在我工作生活的广东也是如此。
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参与“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”“粤北十县市粤方言调查”“粤西十县市粤方言调查”“广东粤方言地图集”以及“粤闽客诸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研究”等大型项目,出席相关的学术活动,带领研究生做学位论文的调查,广东的多数县市基本上都走过,也遇及不少带有“龙”字的地名。
这里说说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地名。
壹
、
龙
颈
2003年我独立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“广东粤方言地图集”获批,那时候我刚刚完成博士学业,教学也十分繁忙。女儿上幼儿园,我每天要接送。方言调查得利用节假日,只好把女儿带在身边,那时我不会驾车(应该说也没有那个财力),出门应该是颇为折腾的。具体情节也记不清了。有一次,去清远清新龙颈镇调查,有位华师的学生接待我。女儿很听话,我调查时(或整理材料时)她就在边上静静地画画,一点也不吵闹。吃晚饭时下起雨来,我就撑着一把伞,牵着她的小手,到餐馆去。感觉很温馨,方言调查虽然辛苦,但有女儿陪着,觉得一切都值了。现在《广东粤方言地图集》出版了,女儿虽说不从事语言文字的工作,但她的配合,应该也有间接的功劳。
贰
、
龙
岗
“广东粤方言地图集”结项后,我又参加了“广东粤方言语音数据库建设”和“粤闽客诸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研究”的调研。08或09年一位姓曾的女生要调查深圳粤、客方言,做学位论文,因为没有调查经验,让我带着她,去深圳宝安、龙岗调查粤、客方言。有一位发音人陈叔,因为这次调查跟我结下了友谊,有一年春节还寄了一本精美的集邮册给我,我也把自己不成熟的《新闻语误评析》寄给他,后来慢慢就疏于联络,不知道他现在依然安好否?
叁
、
龙
仙
韶关粤语较少(地图集也设了几个点,多在县城),主要是客家话和土话。不过后来却因为“龙”的缘故,跟纯客县翁源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当时有一位来自安徽师大的考生,姓吴,她家在江尾镇。后来考上了我的研究生。不过,翁源县的县城叫“龙仙镇”,我当方言中心主任时,聘任谢伟国先生为中心兼职研究员,谢老师是书画家,多才多艺,他人脉广泛,与翁山诗书画院的刘国玉老院长是好朋友。方言中心因此在龙仙镇的翁山诗书画院设立了教学科研基地。可能有的人认为方言中心跟诗书画院关系不大,其实不然。刘国玉院长是一位很有人文情怀的画家,他一直认为,保护、传承方言和方言文化,不单是方言学家的职责,更是每一位本土人士的责任。因此之故,刘院长对于方言中心的工作,总是鼎力支持。吴同学在她的毕业论文后记中写道:“感谢方言中心工作站翁山诗书画院的刘国玉院长和林兴主任,以及画院的其他工作人员,翁山诗书画院帮我找发音人,还提供录音的场地,帮忙解决发音人的食宿问题,不胜感激。”2016年,中心要举办“两岸客家方言比较研究高端论坛”,由于某种原因,承办单位一直未能落实,刘院长克服了种种困难,毅然揽下了承办任务,促使会议在画院成功举办。台湾著名学者董忠司教授特地赋诗曰:“人生如客难为客,各秉方言谨守泉。泉水成源滋万代,翠山如翁护千年。今朝岭下聆鸿论,他日诗中忆众仙。汩汩翁江当入梦,荷风过处思翩翩。”他还和刘院长相约,尽快来翁源调查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翁源瑶语,可惜由于疫情的原因,这个愿望暂时无法实现。
肆
、
龙
门
中国叫龙门的地方很多。广东就至少有两处,如雷州市的龙门镇。我去过的龙门在惠州市,是个有悠久历史的县级行政单位。我做地图集时,就将龙门的路溪话(带有粤、客混合色彩的一种方言)作为调查点。后来以此为基础,跟我的一位李姓研究生合编了《龙门路溪方言词典》(2020),数次前往龙门调查,得到龙门地方领导和乡亲们的大力支持。这是我的第一部方言词典,虽然不尽理想,但作为词典学的爱好者,总算在方言词典编纂上有一点小成绩,希望能为未来的辞书编辑计划打下一点点实践的基础。
这几十年走过广东的地方不少,与“龙”相关的地点当然不止以上几个。在沪上闲来无事,趁脑筋迟钝前记录一些相关的人事。若有说错,敬请指教!
甘于恩
2024年2月18日于上海绿地科技岛
完
文字 | 甘于恩
本期摄影 | 老甘
本期编辑 | 楚小薇
本期审读 | 楚小薇
责任编辑 | 甘于恩
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
投稿邮箱:jiufyzx@163.com
往期推荐
岭南文化 | 甘于恩:行走岭南 寻觅美食——《跟着美食去旅行》前言
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,每天更新更不容易,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易,很多读者没有打赏的习惯,提倡每月打赏一元钱,积少成多,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。谢谢各位!